close

大專院校視障者引導設施與系統之建築物現況調查

--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國立台南大學啟明學院、私立淡江大學盲生研究中心為例

 

一、研究背景與目的:

  內政部民國九十六年的統計資料顯示我國視障者之人口數為53,053人,九十七年的統計資料則顯示視障者之人口數為54,888人,占身心障礙人口數之5.34%(內政部,2007),面對日益增加的視障人口,適合視障者的建築環境規劃設計更應該受到國內的重視。美國麻薩諸塞州的基本法規定,公共建築物的新建或重建,凡屬於州立大學、州立機構所主導的建設計畫均應提供給視障者適合的建築環境,以促進其獨立自主,而能廣泛改善其生活品質。

  國外有關視障者環境規劃設計規定之重點在於視障者通行環境系統,其精神一方面在協助視障者對通行路徑方向與位置的判定,以促進其通行的便利性,一方面也提供視障者對通行路徑的可預期性危險的警示性,以維護視障者通行的安全性。目前國內雖然有局部的建築設施設備規定輔助視障者,但如何在建築環境中建立視障者通行環境之規劃設計系統將是未來急需努力的方向,在此以國內三間大專院校並設有視障者相關科系的學校,對於有關視障者引導設施的現況環境調查。

 

二、相關文獻回顧:

視障者能夠使用的建築環境:

  對視障者而言,可預期性越高的環境,越容易幫助視障者維持定向,越明確具體的線索與訊息,越容易被視障者找尋或利用,路標、邊界線、地圖等往往正是建築設計者要滿足視障者之環境使用需求不能忽視的重要資訊。

  建築物中視障者能夠獨立自主地通行,需要有很容易被視障者(盲者與弱視者)辨認而有利於成為視障者定向的線索,可追跡的線索包括光線的變化、明顯的顏色對比、明顯的材料對比、空間標示設施、引導性語音、浮凸地圖等項目,其中光線的變化、明顯的顏色對比對弱視者尤其重要。(黃耀榮,1996

 

建築環境規劃設計的關鍵因素:

  視障者是否在通行前或通行中有效地建構心理地圖將是行進能否順利的關鍵,而建構心理地圖有三個關鍵因素,除了具體可感知的資訊、線索之外,建築物空間規劃的可閱讀性、建築物空間配置的秩序性與規律性。

  空間規劃具有可閱讀性、空間配置具有秩序性與規律性,對視障者而言,將是一個可預期性很高的環境。建築物的空間規劃配置所形成的路徑是連續不斷的,路徑具有清楚的邊界線,動線系統沒有複雜的層次性(如主動線、次動線、輔助動線…),動線系統的變化具有規律性等現象,將有利於視障者有跡可循,易於推估、預期前方動線系統與路徑形式。(黃耀榮、蔡再相,2007

 

三、研究方法與案例調查

  應用田野調查法清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國立台南大學啟明學院、私立淡江大學盲生研究中心建築物現況資料,分析各建築案例之視障者通行系統、引導視障者之建築設施設備(光線變化、明顯的顏色對比、明顯的材料對比、標示設施、引導性語音、浮凸地圖等項目),彙整比較各建築案例之設計特性。

 

 

 

 1.JPG

 

 

2.jpg 

 A.入口處浮凸地圖

  應用浮凸地圖,在大樓入口處設置,設置位置係採用牆壁地圖形式,地圖之尺寸設計為45x60公分,材質以壓克力雕刻方式,且採無光澤表面處理,以避免弱視使用者造成反光而難以閱讀,圖示空間牆面線凸起,並使用浮凸之數字、符號和點字,而浮凸地圖的顏色則配合該實驗場所之整體色調黑色底白色字為主,地圖上之各空間入口以ABC…等符號表示,並在下方說明符號代表之空間名稱;設置高度中心線距離地面130-140公分,以供視障者建立心靈地圖。

  

3.jpg  4.jpg 

B.各空間標示設施

  應用空間標示設施,在各個空間開啟門一側,無側牆時則為最鄰近之側牆,尺寸為12x25公分,材質以壓克力雕刻方式,且採無光澤表面處理,以避免弱視使用者造成反光而難以閱讀,空間標示設施上方為中文繁體字說明空間名稱,下方為盲文點字說明空間名稱。而標示板的顏色則配合該實驗場所之整體色調黑色底白色字為主;設置高度為自點字版中心線距離地面135公分,以利視障者觸摸。

 

 5.jpg 

C.牆面扶手引導設施

  應用牆面引導設施,材質以日本進口NAKA扶手不銹鋼構件組成。扶手上之點字設施方面,是在扶手端部及重要地方上設置點字各空間名稱標示所在位置,並固定在扶手上兩端水平延伸三十公分範圍內,方便視障者使用。扶手高度設置在中心點距離地面在80公分之間,與壁面保留5公分之間距,並採防滑處理及固定不轉動。

  

 6.jpg

D.樓梯止滑條明顯顏色對比

  樓梯應用明顯的顏色對比,以亮黃色油漆塗於止滑條的位置,其寬度為5公分左右,方便弱視者使用,以辨識樓梯梯面,避免跌倒。


 

 

 

 

7.JPG 

 

8.jpg 

A.戶外空間通行引導        B.戶外空間通行引導      C.戶外空間通行引導

  戶外空間通行引導,從校門口到階梯,應用樹叢和草地構成有效之引導系統,或用路緣石之引導元素構成從校門口到無障礙坡道有效之引導系統。

  

9.jpg 

D.建築物標示設施         E.入口處浮凸地圖      F.引導設施明顯顏色對比

  建築物立面標示設施,其位置在大樓立面明顯之處,以供弱視者辨識建築物之名稱。另外,應用浮凸地圖,一樓在大樓入口處設置,並配合各空間引導設施,以提供視障者辨識。

 

 

10.JPG

 

 

 

 

 

 

 

 

 

 

11.jpg   

 

 

 

 

A.地面引導系統

  應用明顯的材料對比與連續性的材料鋪設,在建築物入口處鋪設木地板走道與柏油路面做為區隔,並在側邊有微凸的路緣作為邊界線之引導,除了視障者通行,也可讓輪椅使用者通行。

 

12.jpg

B.地面警示設施

  應用明顯的材料對比,在木地板走道端點皆鋪設粗糙面磚做為地面,可供視障者做為地面警示作用。

 

 

13.jpg 

C.各空間點字板

  應用明顯的顏色對比以及點字標示,在每個室內空間入口處皆設有設置。較新設置的利用黑黃對比色供弱視者辨識。

 

 

四、結論與建議:

  在本研究調查中發現,國內設有視障者相關科系的三間大專院校,對於視障者引導設施的環境中,最常應用的設施是明顯的顏色對比、明顯的材料對比、空間標示設施、浮凸地圖。整體而言,即使設有視障者相關課系的大專院校,從建築物外部環境到內部空間,尚未建構出一套完整的引導設施,視障者可能僅可到達他平常熟悉的空間,但無法自行通行到每個空間,對於視障者引導設施系統的建構,仍是國內未來需要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黃耀榮 2006 <建築物視障者通行環境建構之研究>《建築學報》,56期:1-25

2.黃耀榮、蔡再相,2007 12<市區人行步道視障者引導設施現況調查與用後評估>,內政部營建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tc09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