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1930年起,現代主義建築思潮和建築風格從西歐向世界其他地區傳播。在德國由於希特勒政權提倡古典主義建築,包豪斯被視為異端而遭解散,葛羅培斯和密斯等現代主義代表人物移居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簡稱二次大戰二戰19391945)發生後的劃時代的改變,並不是起源於一代新的建築師,而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創造出理性主義的建築師,那些站在二戰後建築發展前線的建築大師。

一般的特徵:

  二次戰後起初幾年,是一段過渡和預備的時期。無可避免的,在歐洲,首先被考慮的便是修復為戰爭所破壞的建築物,並解決數百萬難民的住宅問題。柯比意於1946年接受委託,在馬賽設計聯合公寓,完成於1952年;密斯也在1949年至1951年在芝加哥完成湖濱大道公寓。這兩座建築物標示了一個嶄新而特殊的分水嶺。

  1949年以後的發展開始追求廣泛的包容性,任何已經建立的教條,均已不再具有公認的約束力,不論是為了符合機能要求或純粹為了裝飾的目的,偏愛生動的表面處理畢竟是現代人的一個特徵,此時建築的對於造型整體的探求,漸漸著眼於表面質感的魅力,不禁思考這種表面處理是否只是虛有其表。當某些生動的「結構處理」(Structuring)確實具有結構意義,不僅僅是為了其他原因事後再強加辯解的時候,我們應然應該對其表面處理的合理性再加以仔細研判。

 

卓越的技術性表現:

  1949年到1958年這段期間,可發現傾向於技術卓越與精密的美學觀點在新的一環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密斯對於這種趨勢的形成功不可沒,可以說是先驅之一。

  另外還有其他建築師,他們的作品帶著濃厚的民族風格,多少的存著2030年代的遺風,經常在較古的理論中創出一種令人讚譽的變化,不過都沒有達到一種真正原創性的東西,可是他們的努力現代建築才能夠傳遍世界各地,不再受到僅僅注意需要和機能的約束,而能夠尊重地景和地形,為建造人類環境提供一個新的態度。

 

1958年後的粗獷主義和形式主義:

  1958年左右開始對現存的原則與方法的適切性表示懷疑,菲利浦‧強生也說正式宣告現代建築理論的死亡,雖然卓越的技術建築的趨勢能然持續著,但也僅是美國向世界各國傳播著,已經不再成為這時期的典型。逐漸的被「粗獷主義」(Brutalism)所取代,早期的目標主要偏重在美學的考究,這個運動一反密斯所提倡的作風,不再追求精密而完美的成果,而是趨向於原始與粗獷的表現風格。

  另一個與蠻橫主義類似的「形式主義」(formalism),在美國尤其盛行,並不是意味著某種價值的貶抑,主要是說明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期對當時建築具有抹種影響力的特色。至於蠻橫主義則可以是和現代運動有所關連的一種演進,與若干的美國形式主義的表現類似。

小結:

  在一次大戰與二次大戰間形成了國際建築會議,確立了二次大戰後現代建築的主要論點,直到1960年末期,再進入後現代主義。

  綜觀戰後各學派與建築的多元,無論理性或感性的建築,粗曠的建築或形式的建築,皆是建築師個人主義的張顯,撇開英雄式的主觀表現,應將問題拉回到建築為解決人類環境問題的本質上,而不是主義、理論之間狹隘的辯證,建築應謙卑的築在關心社會與環境的基準線上才顯示出它的偉大。

參考文獻:

《建築、設計、後現代評論》楊裕富/ 200211/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空間設計概論與設計方法》楊裕富/ 20002/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一九四五年以後的建築》猶根‧依奧迪克/19902/臺隆書局

《西方建築的意圖》克里斯蒂安‧洛伯格/20059/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理解建築》Marco Bussagli/200710/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tc09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